韵书
阴平 几乎,案几 衣服 西 姿 湿 參差 言蹇難也 恨聲 生息 觿 蹇也 以箸取物 穿也,傷也 口聲 偲偲,相切責也 谿 𬳵 𬯀 𪟝 𦭜 𫓹 𫚕 𫌀 𫓯 𫄨
阳平 跨馬,動詞 知識 委迤,自得貌 鼻液 高麗 九嶷 委蛇 水中高地 舉目貌。又縣名 同泥 相欺也。遺也 牛黑色 蘄茝也。求也 箿 鬿 山貌 𫠜 俿 𨙸 𬱖 𫐐 𠅤 𫘨 𬨂 𫘬
去声 拘泥 驿 亿 契約 水名,渡水 記也 羿 有庳,國名 濿 𬶨 鰿 𬟁 𫄷 𬤊 𤧛 𬃊 𫵷 𬶭 𬍛 𬬩 𨺙
繁体或异体字:
拼音:shī  韵部:

〈名〉
    (会意。从币,从垖。垖(duī)是小土山,帀(zā)是包围。四下里都是小土山,表示众多。本义:古代军队编制的一级。二千五百人为一师)
  • 同本义
  • 师今为隶属于军的单位,下辖若干旅或团
  • 泛指军队
    • 十年春,师伐王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十年》
    • 九国之师,逡巡而不敢进。——·贾谊《过秦论》
    • 蹇叔之子与师,哭而送之曰:“晋人御师必于。”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  • 又如:水师(水军);挥师(指挥并带领军队);师旅(军队的通称,亦用来指战争);师船(师舶,兵船,兵舰);师老(军队疲劳,士气低落,战斗力衰弱);师吏(军吏);师令(军令);师干(本指军队的防御力量。后指军队);师禁(军队的禁令)
  • 军师
  • 民众,徒众
    • 溥彼城,师所完。——《诗·大雅·韩奕》
    • 师,众也。——《尔雅》
    • 师锡帝曰。——《书·尧典》
    • 天子所都曰京师。地下之众者,莫过于水,地上之众者,莫过于人,京大师众也。
  • 又如:师锡(众人的意见;舆论)
  • 古代行政区划单位
    • 八家而为邻,三邻而为朋,三朋而为里,五里而为邑,十邑而为都,十都而为师,州十有二师焉。——《尚书大传》
  • 老师
    • 古之学者必有师。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。——·韩愈《师说》
    •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。——·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
  • 又如:师儒(乡里教人道艺的人);师生关系;师风(老师的风度);师台(对老师的尊称);师保(负责教导贵族子弟的官);师课(由书院负责人主持的对学生进行的月考)
  • 对僧、尼、道士的尊称 。如:师太(对年长尼姑的尊称);师丈(对老僧的尊称);师姑堂(尼姑庵);师婆(巫婆);师哥(寺院中伺候客人的小和尚);师娘(巫婆);师巫(巫师);师姥(巫婆);师姨(比丘尼。即女僧)
  • 长,首领
    • 甸师,下士二人。——《周礼》
  • 亦以称专司一事的神道或官员
  • 首都,京城
    • 因入京师,观太学,遂通五经,贯六艺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  • 擅长某种技术或在某个领域里有特殊技能的人
    • 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。——·轼《石钟山记》
  • 又如:工程师;医师;厨师;技师;师工(技工。亦指厨师与烧火工人);师家(师傅门下)
  • 乐师;乐官
    • 师旷鼓琴。——《盐铁论·相刺》
  • 又如:师工(古称主事制曲奏乐的人。即乐师);师襄(春秋卫国的乐官)
  • 学习的榜样 。如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
〈动〉
  • 效法;学习
    • 生乎吾前,其闻道也固先乎吾,吾从而师之。——·韩愈《师说》
  • 又如:师古(效法古代);师仰(师法敬仰);师师(互相效法);师式(学习或效法的典范);师效(效法)
  • 出兵征伐,进军
    • 若国作民而师田行役之事。——《周礼·地官·州长》
  • 又如:师祭(古代军队出兵时所行祭祀祈祷之礼);师期(出师的日期)